2018年4月24日

移植患者需不需要 注射麻疹疫苗?


近日因麻疹疫情發生,許多移植患者陸續詢問需不需要施打麻疹疫苗?以下引用美國ChongAvery兩位學者於20177月在Clinical Therapeutics雜誌所發表的建議: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是用來預防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活性減毒疫苗,只要是活性減毒疫苗在免疫抑制的病人不建議施打
帶狀疱疹病毒疫苗也是活性減毒疫苗也不建議免疫抑制病人施打
麻疹,腮腺炎和德國麻疹疫苗在血清陰性的小兒器官移植受者(肝臟或腎)要考慮施打,而且必需免疫抑制維持在低劑量以及最近沒有器官排斥的現象時才打。


2018年4月3日

腎臟保護其實就是微血管保護 (Microvascular protection)




文/張浤榮

有位中年女士
因有三高以及腎功能不佳經轉介來初診
經瞭解與檢驗後發現
腎功能肌酐酸為1.90 mg/dl
建議她原來使用的藥物做些調整
將經由腎代謝的藥物劑量略減
並沒有加開任何藥物
回診時發現肌酐酸進步到1.68 mg/dl
沒有加開任何藥物
請她原來的藥物繼續使用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

因為腎臟是屬於Target organ,也有人說腎臟是End organ末梢器官
以血管的觀點來看的話,腎臟是血管的最末稍,也就是佈滿微血管的器官
所以腎臟保護,其實就是微血管保護microvascular protection

就大血管保護而言,關於三高的處方劑量較沒有拘束,相對上較可以盡情發揮,因為腎絲球結構正常,腎功能代謝良好,即是處方稍微過量對腎臟造成壓力,腎功能仍可以代謝與適當代償,不會造成肌肝酸異動或惡化的結果。
  

而就小血管保護或微血管保護microvascular protection而言,就很不一樣,在腎臟科就診的病人因腎功能不良,也就是腎絲球或腎組織有某種程度之顯微結構異常(只是沒做腎切片證實),在這種情況下,各種藥物的處方劑量必須錙銖必較,各種藥物的代謝都不能影響腎絲球灌流,才不會引起腎功能惡化。(這也是腎臟科門診考量較多,等候時間較久的原因)

2018年4月1日

巧遇馬兜鈴



巧遇馬兜鈴

這天來到羅望子農場
老闆很熱情為大家導覽
園區中很驚訝看到竟有馬兜鈴植物

我的博士論文研究馬兜鈴對泌尿細胞致癌的影響
馬兜鈴酸除了會導致腎臟纖維化、腎衰竭,還有泌尿系統致癌特性

雖然經常在教學場合經常介紹馬兜鈴酸
但在真實世界看到馬兜鈴還真是難得